全国服务热线 15060141340

厦门第三方 幼儿园房屋安全鉴定城乡建设房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发布:2024-09-24 15:08,更新:2024-09-24 15:08

一、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必要性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大部分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等阶段的学生,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有待提高。面对安全隐患问题,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具有丰富的安全经验,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必须在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安全做好充分考虑,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我国处于地震带的区域比较多,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地震发生。对学校的房屋建筑进行抗震检测鉴定,是为了保证学校房屋的抗震性能,Zui终目的也是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相关规定,中小学的教学楼建筑、学生宿舍建筑和食堂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不能低于重点设防类。我国现有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在 6 至 8 度,对于学校这类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都是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教育机构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对房屋做质量安全检测和房屋可靠性检验鉴定,确保建筑物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等级之后,才能开展教育活动。所以对学校进行抗震检测鉴定,可以更清晰地知道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建筑的抗震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校区安全不出任何纰漏,共同创建平安校园。

二、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标准依据

(一)国家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明确规定,中小学的教学楼建筑、学生宿舍建筑和食堂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不能低于重点设防类。同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也对学校校舍建设安全作出了多项规定,如校舍建筑应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规划建设环保、卫生、节能型校园;建筑设计在平面空间布置和造型设计等方面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乙类,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等。此外,《普通gaoji中学建设标准》规定,教学用房、食堂、学生宿舍等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结构安全等级宜为一级。

(二)地震基本烈度与抗震等级

地震基本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我国不同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有所不同,通常在 6 - 8 度之间。对于学校建筑来说,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和建筑的使用年限来确定不同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标准。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对应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四个级别。如果设防烈度为 9 度,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 25 米,两个类别的抗震级别都是一级;如果设防烈度为 8 度,30 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一级抗震,30 米以下的可以是二级;如果设防烈度是 7 度,30 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二级抗震,30 米以下的可以是三级;如果设防烈度是 6 度,即Zui低烈度,则 30 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三级抗震,30 米以下的可以是四级。对于大跨度公共建筑,无论设防烈度是多少,都必须采用较高的抗震等级。

对于既有建筑的鉴定而言,其后续工作年限看上去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区间。现有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按下列规定选择其后续使用年限:在 70 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30 年;在 80 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宜采用 40 年或更长,且不得少于 30 年;在 90 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 40 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 50 年;在 2001 年以后建造的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 50 年。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现有建筑,其抗震鉴定方法应符合不同要求。

三、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资料搜集与补充

搜集学校的地勘报告、被鉴定建筑的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至关重要。这些资料是对校舍进行抗震检测鉴定的基础依据。对于因学校建造年代久远而导致资料不全的情况,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通过补充实测,可以获取校舍的实际结构参数、材料性能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的鉴定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例如,对于一些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校,可能由于时间久远,部分施工图纸丢失或不完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检测人员会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对校舍的尺寸、结构布局等进行实地测量,同时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确定其强度和性能。

(二)现状调查与评估

调查被鉴定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的符合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比现状与原始资料,可以发现校舍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结构变更、损坏等情况。同时,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可以评估校舍在建设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这对于判断校舍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此外,若存在非抗震缺陷,还需要评估非结构构件(如外走廊栏杆、栏板)在地震中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据统计,在地震中,非结构构件的损坏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外走廊栏杆如果安装不牢固,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非结构构件的评估不容忽视。

(三)计算模型建立与综合评价

依据建筑建造年代和依据的设计规范、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建立计算模型。这个过程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运用先进的软件和技术,结合检测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jingque的计算和分析。在进行构造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地震情况,确保校舍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对校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要考虑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例如,如果校舍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而不倒塌,就可以为学生的疏散争取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几率。Zui后,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对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应注明其后续使用年限。

四、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流程步骤

(一)确定鉴定范围和目标

在进行校舍抗震检测鉴定时,鉴定人员首先要确定鉴定的范围和目标。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续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鉴定范围通常包括学校内的所有建筑物,如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确定范围后,鉴定人员需要明确重点检查部位,例如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基础、承重墙、楼梯间等。这些部位在地震中往往承受着较大的作用力,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在地震中,约有 70%的建筑损坏是由于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基础不牢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准确确定鉴定范围和目标,可以为后续的鉴定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层次结构化鉴定

层次结构化鉴定是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规定,鉴定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不同楼层的建筑进行评估。首先,对建筑物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墙体是否有裂缝、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等情况。然后,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检查其是否合理,如框架结构的梁柱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接着,对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检查,如构造柱、圈梁的设置是否满足抗震要求等。对于不同楼层的建筑,鉴定人员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例如,对于底层建筑,需要重点检查其基础的稳定性;对于高层建筑,需要关注其抗震性能是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层次结构化鉴定,可以全面了解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后续的安全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三)建立抗震安全等级

对建筑物进行抗震安全等级划分是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关键步骤之一。划分抗震安全等级的依据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使用功能、抗震构造措施等因素。一般来说,抗震安全等级分为 A、B、C、D 四个等级。A 等级表示无危险构件,房屋结构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B 等级表示个别结构构件评定为危险构件,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基本满足安全使用要求;C 等级表示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局部处于危险状态,构成局部危房;D 等级表示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整个房屋处于危险状态,构成整个危险房屋。划分抗震安全等级的意义在于,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状况,为后续的加固和改造提供指导。例如,对于抗震安全等级为 C 或 D 的建筑物,需要及时进行加固或拆除,以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四)编写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是校舍抗震检测鉴定的重要成果之一。鉴定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建筑物的基本信息、鉴定范围和目标、鉴定方法和过程、安全等级评定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等。鉴定报告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为学校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鉴定报告中应明确指出建筑物存在的问题,如墙体裂缝、构造柱设置不合理等,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如加固墙体、增设构造柱等。同时,鉴定报告还应注明建筑物的后续使用年限,以便学校和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五)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基于鉴定报告,鉴定人员应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建议和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加固结构、改善构造措施、加强维护管理等方面。例如,对于结构不合理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增加剪力墙、增设构造柱等方法进行加固;对于构造措施不完善的建筑物,可以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对于维护管理不到位的建筑物,可以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此外,鉴定人员还可以建议学校加强师生的抗震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抗震意识和应急能力。通过采取这些建议和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为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五、房屋安全鉴定中抗震检测

(一)适用范围与主要参数

房屋抗震检测适用于未抗震设防或设防等级低于现行规定的房屋,尤其是保护建筑、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改建加层房屋。主要参数包括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一般通过现场检测获得。倾斜参数可通过线锤对房屋部分转角处竖向构件进行垂直度抽检测量,观察竖向构件倾斜率是否满足标准限值要求;沉降参数可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来确定;裂缝参数则需要对建筑物的墙体、梁柱等部位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及裂缝的宽度、长度等情况;地基基础参数的检测需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进行评估;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参数的检测则需要对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评估。

(二)非现场检测项目

非现场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构件的检测。在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通过从混凝土构件中钻取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通过对钢材试件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确定钢材的力学性能。在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对木材试件进行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试验,确定木材的强度和刚度。

(三)抗震验算与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验算时,房屋结构构件布置及其截面尺寸按房屋质量检测报告中检测与复核后的实际尺寸取值,荷载按实际调查结果取值。根据材料强度检测评定结果,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取值。例如,房屋混凝土实测强度均达到原设计要求,计算时按原设计取值,即地下一层~八层(含八层顶)结构混凝土强度取为 C40,九层及以上结构混凝土强度取为 C35;房屋钢筋强度均按 HRB400 取值。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如下:

  1. 公共建筑应根据其人员密集程度、使用功能、规模、地震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划分抗震设防等级。

    • 体育建筑中,规模分级为特大级的体育场,大型、中型和体育馆,抗震设防应为乙类。

    • 文化建筑中,大型电影院、剧场、礼堂、展厅等,抗震设防应为乙类。

    • 商业建筑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层商场抗震设防等级应为乙类;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共同建造时,应分别判断情形,并按区段确定抗震设防等级。

    • 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等级为乙类。

    • 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中小学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等级不得低于乙类。

    • 科学实验建筑中,研究、存放危险物品以及剧毒物品、病毒等,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

    • 高层建筑,使用人数超过 8000 人的,抗震设防应为乙类。

  1. 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不应低于丙类。


联系方式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路760号12号厂房整栋六层606室
  • 邮编:350001
  • 联系电话:未提供
  • 联系人:陈德键
  • 手机:15060141340
  • 微信:15060141340
产品分类